全站搜索

一鍵分享:

國家建筑城建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客戶服務

 

留言咨詢                 共享平臺說明
申訴與投訴              共享平臺設備設施查詢
資料下載                 共享檢驗設備設施展示
共享平臺                 聯系我們

報告查詢

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國家建筑城建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湘ICP備13005360號       

企業簡介

國家建筑城建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 以下簡稱本中心)是獨立的事業法人單位。前身為國家重點科研院所 -- 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的綜合試驗室,成立于 1956年,1990 年 12 月通過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對本中心的計量認證和審查,并認可與授權為“國家建筑城建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本中心從事起重機械、工程機械檢驗檢測工作 60 多年。

>
>
>
國家標準委關于印發《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新聞中心

資訊詳情

國家標準委關于印發《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
2016/07/27 10:25
瀏覽量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國質檢標聯[2016]109號

質檢總局 國家標準委關于印發《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場監督營理部門),國務院各有關部委,中國科協:

  根據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國發〔2015〕13 號)有關要求,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制定了《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經國務院標準化協調推進部際聯席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審議并原則同意?,F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組織落實。

  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

  培育發展團體標準,是發揮市場在標準化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構建國家新型標準體系的重要舉措。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要求,促進團體標準化工作健康有序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和滿足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以“放、管、服”為主線,激發社會團體制定標準、運用標準的活力,規范團體標準化工作,增加標準有效供給,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競爭機制的優勝劣汰作用,團體標準由市場自主制定、自由選擇、自愿采用。

  政府引導。加快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營造團體標準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引導團體標準規范有序發展。

  創新驅動。鼓勵團體標準及時吸納科技創新成果,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提升產業、企業和產品核心競爭力。

  統籌協調。統籌各方資源,發揮社會團體協調企業等市場主體的作用,促進團體標準與相關標準體系的協調配套發展。

(三)主要目標。到2020年,市場自主制定的團體標準發展較為成熟,更好滿足市場競爭和創新發展的需求。

——團體標準數量和競爭力穩步提升。社會團體在市場化程度高、技術創新活躍的領域制定一大批具有競爭力的團體標準。

——團體標準制定機構影響力明顯增強。團體標準化工作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團體標準制定機構。

——團體標準化工作機制基本完善。社會團體自主制定標準的運行機制更加規范,第三方評估、社會公眾監督和政府事中事后監管的機制更加健全。

二、釋放市場活力,營造團體標準寬松發展空間

(四)明確制定主體。具有法人資格和相應專業技術能力的學會、協會、商會、聯合會以及產業技術聯盟等社會團體可協調相關市場主體自主制定發布團體標準,供社會自愿采用。社會團體應組建或依托相關技術機構,負責團體標準制定工作。

(五)明晰制定范圍。社會團體可在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情況下,制定團體標準,快速響應創新和市場對標準的需求,填補現有標準空白。鼓勵社會團體制定嚴于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團體標準,引領產業和企業的發展,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競爭力。

(六)鼓勵充分競爭。在合法、公正、公開的前提下,鼓勵團體標準按照市場機制公平競爭,通過市場競爭優勝劣汰,激發社會團體內生動力,提高團體標準的質量水平,促進團體標準推廣應用。

(七)促進創新技術轉化應用。在不妨礙公平競爭和協調一致的前提下,支持專利和科技成果融入團體標準,促進創新技術產業化、市場化。社會團體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制定團體標準涉及專利的處置規則。對于團體標準中的必要專利,應及時披露并獲得專利權人的許可聲明。

三、創新管理方式,促進團體標準有序規范發展

(八)規范團體標準化工作。國家建立團體標準信息公開和監督管理制度。團體標準應符合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要求,不得損害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社會團體應遵循開放、公平、透明和協商一致的原則,吸納利益相關方廣泛參與,遵守WTO/TBT協定中關于制定、采用和實施標準的良好行為規范,制定團體標準化工作相關的管理辦法,嚴格團體標準制修訂程序。

(九)建立基本信息公開制度。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建立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加強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各省級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可根據自身需要組織建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并與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相銜接。社會團體可在平臺上公開本團體基本信息及標準制定程序等文件,接受社會公眾提出的意見和評議。三十日內沒有收到異議或經協商無異議的,社會團體可在平臺上公布其標準的名稱、編號、范圍、專利信息、主要技術內容等信息。經協商未達成一致的,可由爭議雙方認可的第三方進行評估后,再確定是否可在平臺上公開標準相關信息。社會團體應當加強誠信自律建設,對所公開的基本信息真實性負責。

(十)統一編號規則。團體標準編號依次由團體標準代號(T/)、社會團體代號、團體標準順序號和年代號組成。團體標準編號中的社會團體代號應合法且唯一,不應與現有標準代號相重復,且不應與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已有的社會團體代號相重復。

(十一)開展良好行為評價。制定團體標準化良好行為系列國家標準,明確團體標準制定程序和良好行為評價準則。開展第三方評價,向社會公開通過良好行為評價的社會團體名單,激勵社會團體以高標準、嚴要求開展標準化工作。探索建立社會團體標準化良好行為規范信用記錄制度。

(十二)加強評價監督。建立第三方評估、社會公眾監督和政府事中事后監管相結合的評價監督機制。通過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團體標準內容的合法性、先進性和適用性開展評估。鼓勵社會公眾特別是團體標準使用者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團體標準進行投訴和舉報,建立有關投訴和舉報的處理機制,暢通社會公眾監督反饋的渠道。省級以上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依職責權限可對團體標準內容的合法性進行隨機抽查。對違反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團體標準,省級以上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督促相關社會團體限期改正或廢止,拒不執行的,在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予以被露,并將有關情況通報社會團體登記管理部門。各地方、各部門對團體標準化活動中亂攤派、亂收費、侵犯知識產權、壟斷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四、優化標準服務,保障團體標準持續健康發展

(十三)提供信息服務。利用強制性國家標準全文公開平臺,為社會團體提供強制性國家標準查詢和全文查閱等信息服務。利用國家技術標準資源服務平臺和國家標準文獻共享服務平臺,為社會團體提供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以及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信息查詢服務。利用團體標準信息平臺,為全社會提供團體標準基本信息查詢服務。

(十四)加強信息統計。鼓勵社會團體每年底匯總標準化制度建設情況、團體標準發布和實施情況、參與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制定情況等信息,通過團體標準信息平臺提交年度團體標準化工作報告。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匯總分析后,編制全國團體標準化年度統計報告并向社會公布。

(十五)強化宣傳和技術支持。全方位、多渠道、多維度宣傳團體標準化成果,提升全社會對團體標準的認知度。鼓勵在團體標準信息平臺公開的團體標準參與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等各級各類獎項的評比。鼓勵各部門、各地方、各類標準化研究機構以及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向社會團體提供人員培訓、標準編制、管理服務和標準化技術咨詢等服務,不斷提升社會團體的標準化能力。

(十六)探索轉化機制。建立團體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機制,明確轉化的條件和程序要求。對于通過良好行為評價、實施效果良好,且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制定范圍的團體標準,鼓勵轉化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暢通社會團體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渠道,鼓勵社會團體基于團體標準提出國際標準提案,參與國際標準起草。

(十七)促進標準實施。各地方、各部門要營造團體標準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探索在產業政策制定以及行政管理、政府采購、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工作中引用團體標準的機制,鼓勵使用具有自主創新技術、具備競爭優勢的團體標準。

 

抄送:認監委

質檢總局辦公廳 2016年3月1日印發

91社区丰满人妻,黄色视频一级片久,欧美中文乱码一区二区,AAAAA性爱视频在线,久久九九精品国产综合喷水